芒果如何长时间保存科技创新为海南芒果更“芯”换代

  扎根海南的30年间,高爱平凭着对芒果科研的热爱,通过多个渠道平台,先后到美国、印度、马来西亚、越南等地学习和考察芒果栽培技术和引进种质资源。芒果种质资源圃收集引进国外资源达170多份,是目前国内引进数量最多的种质资源圃。

  芒果杂交品种的选育并非易事。由于芒果的幼龄期长,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存在育种年限长的缺点,从嫁接到成熟,整个过程就需要3-5年时间。同时,因为芒果花粉极小,花粉散发和柱头接受的时间短,受环境影响大,因此杂交授粉工作比较困难,成效低。“加上杂交授粉的座果率低,极大制约芒果杂交育种工作的进展。”高爱平说道,芒果种质资源的收集、保存、评价和创新利用工作是一项长期公益性工作

  30年来扎根科研一线岁的高爱平身材精瘦、皮肤黝黑,谈起芒果来滔滔不绝。高爱平来自湖北,1993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海南,刚到中国热科院,高爱平从事的是荔枝、香蕉果树的科研工作。90年代后,中国芒果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,但当时国内芒果种质资源研究还比较薄弱。

  “当时芒果在全国种植的面积不大,基础研究比较薄弱,但正是因为做的人少,我便决心在芒果科研领域作出贡献。”高爱平说道,自上世纪80年代起,国内多个科研单位开始联合开展海南、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、福建和四川等地区的资源考察,其中在云南西双版纳和广西十万大山、广西百色等地区陆续发现了丰富的野生芒果资源。

  “这是香花芒,它的叶片是椭圆形的。那棵叶片稍细长的是扁桃芒……各式各样的芒果种质资源为芒果的科研奠定了基础。”近日,在位于儋州的中国农业农村部芒果种质资源圃内,中国热科院岗位专家、芒果种质资源圃负责人高爱平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不同品种的芒果树。这些与普通芒果长相不同的芒果品种,对我国芒果的种质资源收集、保存、评价和选育种意义重大。

  近日,在芒果种质资源圃内,高爱平和学生们正在采集芒果花粉。高爱平介绍,这些采集下来的花粉在实验室内烘干后,将进行人工授粉,开展芒果杂交育种工作。

 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“芯片”。引进或培育果实外观艳丽、品质优、香味诱人的芒果品种,不仅能调整芒果的品种结构,还增加品种的多样性,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,是芒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。这也正是芒果专家高爱平扎根海南30年不断努力的方向。

  为了更好地收集芒果种质资源,高爱平灵活运用国外的高校平台,到国外的种植资源圃去考察学习。敢想敢干让高爱平争取到了很多学习的机会,例如在2016年,高爱平大胆通过互联网给世界有名的芒果专家写信,在他寄出的上百封电子邮件中,收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回信。经过积极的沟通,高爱平获得了到佛罗里达大学学习芒果、油梨资源和育种的机会。

  “通过种植资源圃的建立我国芒果种质资源的收集、保存、评价和创新利用工作得以进一步推进,例如目前海南已经试种的“热品4号”和“热品16号”都是海南自主选育的品种,而“热品16号”是海南第一个自主选育的杂交芒果品种,其中“热品4号”具有果型大、品质优、口感佳、耐储运等优点,具有肉质滑、纤维少、品质优等优势。多年来通过和国内外的紧密合作,并选育出热品16号、热品4号等一批有望推广的新品种。已经初步构建了芒果种质资源收集、保存、整理评价技术体系,”高爱平说道,

  30年来,高爱平的足迹几乎踏遍各地芒果种植区,种质资源圃从国内外收集引进芒果种质资源600余份,其中从国外引进的有170多份,通过多年的育种研究,成功选育出“热品4号”、“热品16号”杂交芒果品种。

留下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