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幼儿园本身就具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。家庭式布局给幼儿温暖的家的感觉,让幼儿有更高的安全感,更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正确的学习态度;家长在家庭幼儿园陪同 幼儿度过入园初期的不适应阶段, 更能够有效缓解幼儿“入园焦虑”,减轻家长及幼儿双方的心理压力 ;
与常规幼儿园相比,家庭幼儿园一般规模较小、服务灵活, 教师照顾亲切周到,家庭幼儿园还更有其独特的“保教优势”。照护更加细致。
2016年二胎政策开放,许多地方临时出现了幼儿园学位紧张的情况,家长连夜排队报名,然后在2017年,教育局又收编了大量的民办幼儿园,改成普惠园,同时开办了大量的公立幼儿园。而2022年人口出生率大幅度的下降,势必造成幼儿园在园幼儿数量不饱和,在供大于求的现状下,未来可能更多幼儿园会废弃、空置,很多经营不善的幼儿园可能也会被关停。面对这样的现状,未来20年只有目前常见类型的幼儿园吗?还是会有更多不同形式的幼儿园存在呢?
根据近几年相关统计数据,我国在园幼儿人数在2020年达到峰值,4818.3万人。2022年在园幼儿人数较2021年减少177.7万人,总人数已低于2018年的水平,与最高峰(2020年4818.3万人)时的人数相比累计减少190.8万人。
在瑞典,幼儿园在地方政府财政的有力支持下早已社会化,并已成为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瑞典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体系
其实在中国有一种园正在悄然出现,一种以让孩子自由成长为理念的家庭幼儿园正在悄然出现,这类家庭幼儿园在招生上不追求招得越多越好,在收入上不追求赚得越多越好,更多的办园者们是抱着一颗爱心,希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,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。
关于家庭幼儿园的办园条件,面对变化,个别班级出现了招不满的现象。向来只对单位内部招生,前几年刚放开二孩时,根据沈阳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的罗处长介绍,生源多得还要排队筛选入园,并保障幼儿在园安全。
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系主任周燕表示,家庭幼儿园萌芽,在她看来是一种挺好的现象,目前国内的幼儿园形式比较单一,在国外,幼儿园的形式是非常多样化的,有的可能就只是社区里一个小小的玩具室或者图书室,让孩子周末来消磨时间,应该说,允许不同形式、不同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存在,可以满足不同家长和孩子的需求。
教育、卫生、物价等部门于2004年10月份就出台了《沈阳市家庭幼儿园管理细则》。但从去年秋季开始,在沈阳许多家庭园也在坚持规范办园,不再硬性规定家长必须为本单位职工。今年春招园方决定扩大招生范围。